“大江万古流”,从七孔石刀看到唐代铜镜******
长江下游文明造就了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,是涵养中华文明的重要源泉。
澎湃新闻获悉,南京博物院正在举办的跨年大展“大江万古流——长江下游文明特展”,联合了安徽博物院、南京市博物总馆、苏州博物馆、扬州博物馆等长江下游9家文博单位,精心挑选了250组(件)展品,向观众展示长江下游地区的文明起源与发展历程、文化高峰时期物质和精神文明的物证,以及当下城市文明的斑斓光影,其中包括距今五六千年前的七孔石刀、唐代打马球图铜镜等。
“大江万古流——长江下游文明特展”展览现场
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,长江下游地区历史悠久,人文荟萃,资源丰富,风光旖旎。悠悠长江水,为两岸带来了灌溉之利、鱼米之裕、交通之便、文化之韵。在长江下游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,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辛勤耕耘,数千年的璀璨文明绵延不息。直到今天,这里依然是中国极具魅力、活力和影响力的经济盛地与文化高地。
长江中下游
大江东流,长江蜿蜒6300多千米,照拂着180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。长江下游起始于江西九江,经江西、安徽、江苏,在上海吴淞口汇入东海,长约835公里,流域面积共约13万平方公里,是长江水量最大的河段,也是全流域最富庶的地区。这里阳光雨水充沛,气候温润潮湿,物产资源丰富。
展览现场
推开科学的窗 | 鱼的耳朵长在哪里?******
小时候我们都曾学过一首古诗《小儿垂钓》,里面写道“路人借问遥招手,怕得鱼惊不应人。”意思是有路人打听道路,小孩子担心应答的声音惊走了要上钩之鱼,故此从距离较远之处就以招手示意,而不发出声音回答。这说明,鱼的听力应该非常不错,甚至很灵敏。
可是鱼并没有像人一样长着一双耳朵,它们是怎么能听到声音,并能够感知周围动静的呢?
一起来听听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国家动物博物馆副馆长、研究馆员张劲硕的回答。
编导:蔡琳 党敏摄像:肖春芳
制作:贾凡